国产成人综合久久免费导航

分享

校长每周寄语2025/3/17-2025/3/21

2025年03月21日

亲爱的各位鼎石人,


周五快乐!


一周的变化令人惊叹!上周六午后的大雪纷飞仍历历在目,转眼本周尾声已至——气温回暖,阳光明媚,玉兰花悄然绽放。自周一起,校园中的户外空间已经恢复夏季开放时间至下午6点30分。此刻的空气中,处处跃动着春日的韵律。


昨晚,我参加了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TC)北京校友活动。院长托马斯·贝利(Thomas Bailey)博士正展开亚洲巡访,既为联结全球校友,亦在了解区域教育发展趋势。鼎石的领导团队中有多位成员曾就读于该学院,除我之外,还包括初中部校长姜厚明博士、曾任学生主任及教员主任的Kelli Sanchez以及曾任高中部校长的戴曼莉。


早在我们踏入哥大教育学院位于纽约晨边高地的校区求学的一个世纪前,美国着名教育哲学家约翰·杜威便已在此执教。二十世纪初,杜威曾旅居中国两年,既学习东方教育传统,也在此播撒了他教育理念的种子。


贝利教授分享说,杜威在中国的经历强化了其对跨学科教育与体验式学习的坚持——这两大核心理念深刻影响了中美两国的教育发展。他同时重温了杜威的坚定主张:教师必须同时也是研究者,要精准把握每位学生的需求。杜威是差异化教学的前瞻倡导者(对于差异化教学,详见上周的信!)。


在简短的演讲后,贝利教授就诸多话题回答了现场观众的提问。


整晚,面对各类提问,他在回答中不停重复这句话:

“我们就在这里。”


当被问及哥大教育学院如何应对美国民族主义浪潮下对全球多样性的承诺,他回答:

“我们就在这里。”


对于哥大教育学院的国际学生招生策略,他重申:

“我们就在这里。”


贝利教授表示,教育学院将延续其历史悠久的国际学生支持体系,尤其增加对来自美国以外的学生的关注。“美国高等教育仍具强大生命力,我们将继续支持来自全球的学子,尤其是中国学生。”他还提到,教育学院现有8000名校友生活在美国之外,其中2000人扎根于中国。


“我们就在这里。”


这个充满思想碰撞的夜晚,既是对杜威教育遗产的致敬,也让我深切感受到其理念对鼎石的影响,并为之深感自豪。试想未来,当我们离开很久之后,鼎石的学生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他们的智慧又将以怎样的方式影响未来。我很自豪能够就读于这样一所教育学院,它致力于在中国的发展,并为如此众多的中国学生提供着机会。返回后沙峪的途中,贝利教授的话语始终萦绕在我心间:“我们就在这里。”


祝大家度过一个宁静祥和的周末,

孟思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