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万花筒”:搭建沟通世界文化的桥梁
一万步。这是截至上周六晚间的“中国文化晚会”圆满落幕之后,“文化万花筒”委员会的一位成员在鼎石多功能厅内行走的步数。而本场晚会正是为期一周的“文化万花筒”庆祝活动的收官大戏。在此之前,委员会成员们从早上10点一直忙碌到晚上10点,精心布置多功能厅。而就在几天前,他们还花费了11个小时在鼎石中学体育馆筹备“世界文化巡游”。这些不遗余力的付出,都是为了第叁届“文化万花筒”的圆满举办。这一年度盛事旨在庆祝鼎石乃至全球各地丰富多彩的文化多样性,今年的活动规模空前盛大、分外精彩,成功地在学生、教师、不同文化和大自然之间构建起了一座座沟通的桥梁。
今年的“文化万花筒”活动筹备工作实际上始于去年10月,当时,委员会的5名成员——11年级的王心成、王悦安、马天泽、高靖博以及10年级的余慧慈——开始积极招募新成员。随着众多中学生表达出对这项活动的浓厚兴趣,委员会最终成功吸纳了7名新成员:11年级的王泊茜、张楚仪、10年级的朱仪、刘原庆、刘睿以及9年级的任泊翰、和薛希。随后,委员会在他们的指导教师及“啦啦队长”——鼎石在鼎石高中学生主任兼个体与社会教师Dorothy Mubweka的悉心指导和支持下,开始了漫长而充实的活动策划过程。
整个活动的第一部分,同时也是最具挑战性的环节,便是策划为期一周的“文化万花筒”活动的各大主题日。委员会成员对今年的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从“联系”这一核心理念出发,将其细化为每一天各具特色的主题,从而为活动最后两天的“世界日”和“中国日”营造了一个凝聚力十足的氛围。周一的主题定为“生来不同”,通过寻宝游戏、小事问答以及寓意爱的着装要求,庆祝每个人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周二的主题则是“敞开怀抱”,意在庆祝我们作为独特个体与社区之间建立的广泛联系,全校师生共同解决隐藏的谜题,着装要求则体现了对特殊群体的支持。周叁的主题为“根&补尘辫;路”,社区成员不仅亲自装饰一棵象征着团结的树,还参与了一场全球游戏竞赛。周四作为最后一个主题日,聚焦于环境与文化,探讨不同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学生们还特别开展了一项探索世界各国动植物信息的活动。
经过一周精心策划的主题日活动,“文化万花筒”活动终于迎来了最后的高潮。周五的“世界日”上,鼎石的学生们齐聚一堂,在下午的“世界文化巡游”上热情洋溢地展现和体验来自全球各地的多元文化。同学们以指导教师小组为单位,在中学体育馆设立了各自代表不同地区的摊位,邀请社区成员亲身参与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活动,如欣赏菲律宾传统的竹竿舞、体验蒙古射箭的刺激,或是挑战阿拉斯加的单脚高踢。活动现场更是设置了琳琅满目的美食摊位,供应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地道美食,诸如诱人的中国甜点、香脆的墨西哥玉米片和香浓的哥伦比亚咖啡等。在品味各国风情之余,参与者们还欣赏到了才华出众的鼎石学生们所带来的精彩纷呈的音乐和舞蹈表演。最后,大家一起高唱英文歌曲We are the World,共庆我们彼此之间奇妙而独特的联系。
要成功举办如此大规模的活动,“文化万花筒”委员会需承担极其复杂的协调沟通工作。他们不仅要与年级领导和各指导教师小组密切沟通,确保各类摊位的组织工作井然有序,还需与学校众多部门紧密合作,共同搭建场地并准备各种所需材料,如为每位活动参与者分发护照,供其在各个摊位盖章留念。委员会成员及背后默默支持的教职员工们的无私奉献,共同促成了这场令人赞叹不已的“世界文化巡游”。
随着“世界日”的欢腾气氛逐渐淡去,“文化万花筒”委员会依然忙碌着筹备本周的重头戏——“中国日”的工作坊与庆祝晚会。“中国日”恰逢“校园周末”,所有寄宿生齐聚校园,这一活动也因此成为众多学生和委员会成员的心头好。晚会上,来宾们身着传统中式服装,而学生们则在舞台上大显身手,将原本旨在庆祝校内中国文化的一天升华为一场精彩绝伦的表演之夜。这一难忘的夜晚,离不开委员会与参演学生的默契合作,他们联手为观众奉上了一场令人难以忘怀的精彩演出。
尽管“文化万花筒”活动已圆满落幕,但其鼓励文化多样性、通过相互了解搭建沟通桥梁的初衷,将在鼎石这所汇聚中西方文化的校园里继续传承。历经3年的积淀,这项活动已逐渐成为学校的传统,并将继续在未来继续焕发新的活力。“文化万花筒”委员会的成员们深感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许多人表示,看到表演者以及社区成员的笑容,是他们最大的满足。对于其他人而言,这也是他们见证鼎石校园多元文化受到广泛鼓励的难得时刻。委员会成员坚信,即使他们离开鼎石,这项活动也将继续蓬勃发展。从最初的创立者到如今的委员会成员,文化万花筒的精神得以代代相传,他们渴望将这份文化薪火继续传递给未来的学子,让更多人能够体验到文化庆典所带来的喜悦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