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不要枉为青年”|鼎石虫一席少年首场活动
&苍产蝉辫;“如果被看见的感受赐予我声音,那么不被看见的体验就赋予了我眼睛。”当17岁的鼎石学生成悦闻放下话筒时,她那段持续1个月的餐厅服务员经历,仍然在空气中轻轻震颤着。现场观众跟随她的这趟感知探索之旅,完成了一次全新的看见。&苍产蝉辫;
而除了她的故事,在上周日进行的鼎石x 一席少年首场活动上,当更多的故事被一一讲述时,超过500名现场观众被赋予了“看见”的眼睛。
从下午1点到傍晚7点,7位来自自然博物、医学、哲学、新闻等不同领域的嘉宾讲者和1位鼎石学生讲者成悦闻在表演艺术中心共同呈现了一场特别的“思想马拉松”。&苍产蝉辫;
平实、真诚又充满力量,这是很多观众在活动现场最大的感受,“热爱与投入”是活动贯穿始终的线索。剧场外,学生迷你展览展示着他们在新闻、领导力和文学等领域的探索;剧场内,讲者们则讲述着由他们的热爱衍生的事业与研究。&苍产蝉辫;
“我们的世界并非只属于成年人,因为孩子也是这个世界的参与者和旁观者。”艺术书出版人开开,希望邀请大家重新认识,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当书籍成为一个支点,我们如何去热烈地和这个世界产生连接;腾讯新闻较真平台的首席查证员丁阳是第一次登上一席的舞台,没有频频闪现的金句,他用自己亲身辟过的谣,来分享朴实的方法论。&苍产蝉辫;
“批判性思考不是批评别人,只是渴望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来自武汉大学的哲学教授苏德超在现场用通俗而幽默的语言讲述着批判性思维的真谛,现场如同他在武大的课堂,笑声不断又令人陷入沉思。而在舞台上想要呈现另一个课堂的是独立语文老师冯军鹤,他和现场观众们一同“再造”诗歌,诉说了留出感性空间的重要性。&苍产蝉辫;
复旦教授梁永安和癌症生物学家李治中是整场活动认知度最高的两位嘉宾,相比教授知识,两位学者更愿意分享建议。通过探讨经典电影和文学作品的故事内核,梁永安教授为我们展现了在如今,“青年人不被格式化”的不同“活法”。而李治中讲述的科学探索的历程,可能已经点亮了一群希望在未来投身科研的少年。&苍产蝉辫;
让我们回到活动最开始,“如果你害怕一样事物,却又注定无法摆脱,那么爱上它也许是最好的选择。”当首位演讲者昆虫观察者杨小峰用这样一段话结束他的分享时,这也许是对于实现热爱最特别的诠释,但也成为了给现场所有勇于探索的青年人最温柔的启示。&苍产蝉辫;